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, 2011的文章

訊息傳播方式的沿革

上古 希臘人 目報 : 使用磚牆 羅馬人 抄寫 ( 羊皮紙 ) 中古 修道院 ( 保存大量的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學、葡萄酒 ) 抄寫宗教文件 近 代 前 期 十五世紀 谷騰堡印刷機 :1. 最初只印「宗教文件和聖經」(為怕被認為是魔鬼的巫術) 2. 導致十六世紀天主教的改革與新教的建立 十七世紀 印刷術用於「商務」 十八世紀 1. 出現書報、雜誌和郵政系統。 2. 法國使用「目報」 : 高塔、望遠鏡。 近 代 後 期 十九世紀中 發明有線電報 (1837 摩斯 ) 十九世紀末 發明電話 (1875 貝爾 ) 、無線電報 (1901 馬可尼 ) 二十世紀初 1906 年美國人德福雷斯特發明真空管「無線電收音機」(電子時代第一類通訊工具),他說 : 「我發現了一個看不見的空中帝國」,因而被尊為「無線電之父」 現 代 二十世紀中 1.1960 年通訊衛星。 2.1970 年代光纖。 3.1980 年代行動電話和傳真機。 4. 未來展望 : 結合電話、有線電話、電腦形成資訊超級高速公路,再由網際網路將它連結在一起。

各國婦女獲得選舉權的時間

各國婦女紛紛獲得選舉權。 1893 紐西蘭 1902 澳洲 1906 芬蘭 1913 挪威 1917 俄國與荷蘭 1918 英國 1920 美國 1934 印度、土耳其 1945 法國與義大利 1947 中國

西方文藝復興運動

項目 內容 背景 時間: 14 th ~16 th 發源地:義大利城邦 ( 佛羅倫斯、米蘭、威尼斯、那不勒斯 ) 產生原因: 1. 十字軍東征,商業復甦,城市繁榮。 ( 回教保留希羅文化 )           2. 商人有錢有閑後,鼓勵文藝創作,注重俗世享受,揚棄中古文藝 ( 神本 ) 。           3. 義大利是羅馬的文明中心,古蹟文物隨處可見。           4. 拜占庭學者來此講學,將希臘語文帶入義大利。 特質 復古:大量蒐集考證古典希臘羅馬的典籍,如西塞羅、味吉爾作品。 創新:使歐洲從中古的神學「神本」解放出來,轉向以「人本」為主的思想。 人文運動 核心:由神到人。 特色:以古典語文的研究為基礎,強調以人為價值的教育、學術運動。 內容:培養獨立自主的「自由人」,重視「全人教育」。反對中古神學、醫學、法律的職業教育,改以倫理、哲學、音樂、修辭為主。 方法:熟讀古典作品。 文學 主流:方言文學 代表:但丁《神曲》、佩脫拉克《十四行詩》 ( 被尊為人文主義之父 ) 、薄伽丘《十日談》。 藝術 風格:注重和諧、均衡、調和的古典風格。 技巧:使用油畫原料,並用明暗對比法、透視法作畫,呈現出活潑、真實、立體感。 題材:創作領域擴大。 代表:達文西《蒙娜麗莎的微笑》、《最後的晚餐》;米開朗基羅《聖母慟子》、《聖西汀教堂的壁畫》;拉斐爾的《聖西汀聖母》、《雅典學園》 其他 政治: 馬基維利 《君王論》,近代政治學說經典 ( 專制學說 ) 科學: 法拉 用歷史考證指出「君士坦丁的捐獻」是教宗所偽造。 科技: 古騰堡 發明活字印刷術。 北傳 地區: 15 th 以後,擴展到阿爾卑斯山以北地區。 特色:濃厚的宗教氣氛,核心是「基督教人文主義」。 代表: 伊拉斯默斯 ( 鼓吹以教育提升人民獨立思考能力 ) 、 摩爾 《烏托邦》、 蒙田 《隨感錄》 ( 或為《論文》 ) 、 莎士比亞 、 塞凡提斯 《唐吉軻德》 影響:經常批評教會腐敗,營造有利於宗教改革的環境。 文藝復興影響 宗教改革、科學革命、啟蒙運動  

十五世紀以前的世界觀

1 十五世紀以前的世界觀 項目 民族 內容 古代 中國 1. 傳統:天朝觀念、世界中心、夷夏觀、重現世、人文主 義 ( 春秋戰國時代的九流十家 ) 。 2.20 世紀以後:孫中山的民生史觀、台灣同心圓史觀。 希臘 1. 宇宙觀:重視理性 ( 蘇格拉底、柏拉圖、亞里斯多德 ) 的人文主義世界觀、循環史觀 ( 普羅米修斯的盜火處份 : 宙斯將他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,每天派一隻鷹去吃他的肝,又讓他的肝每天重新長上,使他日日承受被惡鷹啄食肝臟的痛苦。然而普羅米修斯始終堅毅不屈。幾千年後,赫剌克勒斯為尋找金蘋果來到懸崖邊,把惡鷹射死,並讓半人半馬的肯陶洛斯族的喀戎來代替,解救了普羅米修斯。但他必須永遠戴一隻鐵環,環上鑲上一塊高加索山上的石子,以便宙斯可以自豪地宣稱他的仇敵仍然被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 ) 、城邦主義。 2. 非希臘民族稱為「巴爾巴爾」 (Barbarian) 兩河流域 悲觀的世界觀、神明決定國家的興亡。 埃及 循環式的史觀、神性的國王是世界秩序的中心。 ( 《金字塔經》、《棺木經》、《亡靈經》、《奧塞利斯的神話》、《遇難水手的故事》、《辛奴海的故事》、 《阿頓頌詩》 ) 印度 宗教看世界 ( 重精神世界、輕視感官世界 ) 波斯 祆教( 瑣羅亞斯德) 分善惡二元對立的世界觀。 ( 馬茲達、阿里曼 ) 希臘化 隨著亞歷山大的征服,一統的世界觀產生。 古羅馬 「我即世界,世界即我」的世界觀產生。 日本 自稱「日出處」,稱中國為「日沒處」。 中古 基督教 1. 上帝創造宇宙萬物,神支配一切世俗事物 ( 神意史觀 ) 。 2. 地球是宇宙中心 ( 宇宙觀 ) 回教 1. 「烏瑪」:信奉阿拉真主的地區。 2. 「戰爭地區」:異教徒、無神論的地區。 文藝復興 人文主義為主的世界觀 ( 重人輕神 ) 結論 每個民族,社會文化都有自己的「世界地圖」和「世界觀」。

近代世界秩序(西方中心論下)

  近代世界史觀所形成的世界秩序 項    目 內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容 世界秩序 1. 定義:國與國的關係,結果是強國支配弱國。 2. 發展:歐洲中心論 -------------------- >美國中心論的世界秩序。 地理大發現後 (16th~19th 歐洲中心 ) 15 世紀末 葡萄牙發現新航路,西班牙發現新大陸。 16 世紀 西班牙為歐洲首強,後受到英國、荷蘭挑戰而沒落。 17 世紀 法國最強,其次為英國、荷蘭 ( 十七世紀屬於荷蘭,被稱為海上馬車夫 ) 。 18 世紀 1.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( 簽訂烏特勒之條約 ) 後,英國、奧地利、法國三強鼎立。 2. 七年戰爭 (1756~1763 ,簽訂巴黎條 ) 後,普魯士崛起;英國打敗法國,稱霸海上。 19 世紀 1. 十九世紀初,拿破崙稱霸歐洲。 2. 拿破崙失敗後,歐洲五強維持均勢局面 ( 英俄普澳法 ) 。 3. 英國擁有最多殖民地,成為第一強國。 二十世紀 ( 美國世紀 ) 1. 二次大戰後:美國人的世紀。 2.60~70 年代的美國,一度中衰。 3.90 年代至今:蘇聯解體,美國又樂觀的表示成為「歷史的領航員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