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3, 2012的文章

黃叔璥與《臺海使槎錄》

黃叔璥,順天大興人。 1709 年進士,曾任湖廣道御史、浙江道御史等職。 1721 年朱一貴事後,被清廷挑選擔任首任巡臺御史。 1722 年 6 月抵臺後,致力掃除朱氏殘餘勢力,頗能關懷民眾,尤其是原住民之處境。將其巡視各地,考察攻守險隘、海道風信的見聞,著有《臺海使槎錄》。該書共八卷,分〈赤崁筆談〉、〈番俗六考〉、〈番俗雜記〉三篇,前四卷為〈赤崁筆談〉,內容共分原始、星野、形勢、洋潮、風信、水程、海船、城堡、賦餉、武備、習俗、祠廟、商販、進貢等項目。次三卷為〈番俗六考〉,包括〈北路諸羅番〉十篇、〈南路鳳山番〉三篇,所謂六考乃就原住民居處、飲食、衣飾、婚嫁、喪葬、器用等六事分別加以考察,而後予以紀錄。最末一卷為〈番俗雜記〉,分別記載當時生、熟番之狀況,以及與原住民相關的社商、社餉、番役、番界等項目。有關臺灣原住民之情勢更是觀察入微,對後代考獻臺灣者貢獻頗大。 1723 年任滿,奉旨留任一年,列〈海疆十要〉,記錄在臺所行之事,以供後任參考。西渡後,因遭人流言蜚語中傷,遂落職,乾隆初,復出起事,調驛鹽道,後以老致仕家居,享年 77 歲。     【參考資料:文建會編,臺灣歷史辭典(臺北:行政院文建會, 2004 年)。】

郁永河的小事蹟年表

1696 年冬天,福州火藥庫發生了災變, 50 餘萬斤火藥付之一炬,清廷責令福建當局自行補足庫藏火藥。當時硫磺大多產於日本,但價高,福建當局無力負擔;於是有人建議主事者,臺灣淡水亦產硫磺,可派員採集。當時明鄭降清僅 14 年,臺灣絕大部分荒蕪未闢,省府官員無人敢於應承此項任務。 省府幕客郁永河聞此,欣然應徵。郁永河嘗言:「游,不險不奇!趣,不惡不快!」自 1691 年應聘擔任省府幕客之後,已遍遊福建省的八個府,僅剩新入版圖的臺灣府尚未去過。故旁人看來猶如流配的苦差,對郁永河而言卻是個探險的大好機會。 郁永河於 1697 年農曆正月 24 日由福州出發,經陸路至廈門,再轉海舶渡臺,抵達臺南府城時已是 2 月 25 日 了。抵臺之後,郁永河在府城停留將近一個月,一面會見府城的各級官員,一面招募、置辦採硫的工作人員與裝備、物資。並閱讀剛出版的《臺灣府志》。 當時臺灣府的各級官員,包括知府在內都勸他不必親自北上,派人代辦即可;郁永河則以受人之託、忠人之事為由加以婉拒。甚至同鄉故舊以新近發生的悲慘事例,嚇阻他北上時,他仍以「吾生有命,蒼蒼者主之」一語答之。 農曆 4 月 7 日 ,郁永河率領 56 人從臺南出發,乘坐牛車沿著西部海岸平原北上,行經無數原住民聚落,渡過大大小小溪流 96 條。因大甲溪河水暴漲,困居牛罵社(今清水鎮)十餘日,所以郁永河抵達臺北時已是 5 月初二了。煮硫工作起初尚稱順利,但兩個月後工人漸染瘴癘,一一倒臥在床,最後連廚師也病倒,飯也沒得吃了。噩運尚不止於此, 7 月一場大颱風將工寮吹垮,洪水沖毀一切。郁永河只得派船將病倒的工匠遣回福州,中秋後方才又派人接續煮硫的工作。 10 月初,採硫總算完成,郁永河至此已在臺北滯溜了 5 個多月。郁永河回到福州,根據旅臺見聞撰寫成《裨海紀遊》一書。 【資料來源:陸傳傑,裨海紀遊新注(臺北:大地地理出版社, 2001 年),頁 4 。】

陳維英小故事(1811~1869)

陳維英先後掌教仰山與學海書院,並應鄭用鑑之邀擔任明志書院的講習,更在大龍峒創設樹人書院。當時人封他為「淡北文宗」,人人尊稱「 陳 老師」。 1867 年鄭用鑑去世,陳維英以受業門生的身分領門下弟子敬奉輓聯,從生員到舉人合計 76 人,當時北臺灣有功名的文人大多名列其上,由此就不難看出陳維英對北臺灣文教事業的貢獻了。 陳維英的「老師」身分對當時社會的影響不僅止於文教。漳泉械鬥達到頂峰時,他迎開漳聖王陳光入祀泉州同安人祭祀的保安宮,以實際的行動昭示地方人士放棄地域偏見;戴潮春事件時,他更與林占梅號召士紳組辦團練以保境安邦。 【資料來源:張運宗,臺灣的園林宅第(臺北: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, 2004 年),頁 188 。】

鄭用錫的小故事

*開臺進士-鄭用錫 1823 年,清廷首次在臺灣設立會試考場,編為「臺字」錄取一人,鄭用錫高中,而被尊為「開臺進士」或「開臺黃甲」;他又曾短暫地赴京任職禮部,而被稱為「春官大夫」。 他擔任明志書院講席八年;自編《淡水廳初志稿》,後來成為官修《淡水廳志》的稿本。鴉片戰爭時英艦進擾大安港,他募勇禦敵剿匪;更協辦團練,勸捐米糧運往天津賑災。在分類械鬥達於頂峰時,他親赴各村莊調停,並撰〈勸和論〉曉論眾人和平共處。鄭用錫有文略、有事功,更能以聲望導正社會,他的一生見證了 19 世紀中葉以前北臺灣的政治、社會與文教發展。 *明志書院的起源 18 世紀中葉,新莊貢生胡焯猷捐出宅第設置「明志」義學(位於今臺北縣泰山鄉), 20 年後移往竹塹,規劃為「明志書院」。鄭用錫曾在此擔任講席 8 年,長子鄭如松克絕箕裘任講席,更重要的是他的堂弟鄭用鑑,擔任山長達 30 年之久,時人稱頌:「論文宗理法,論詩重格律,淡北之士,尊為泰斗。」,鄭用鑑「以德采為先,文藝為次」的教學精神,培育無數品學兼優的人才,臺北的陳維英就出自他的門下。從鄭崇和興辦松塾開始,鄭用錫、鄭用鑑、鄭如松執教明志書,推溯北臺灣的文教推動者,鄭家三代當有一席之地。 【資料來源:張運宗,臺灣的園林宅第(臺北: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, 2004 年),頁 137 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