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後文化衝突與二二八事件之背景


戰後初期的文化衝突
臺灣自十七世紀荷蘭統治以來,便充分顯現出海洋文化的特性,與中國傳統的大陸性格大異其趣。到了清末劉銘傳主政下的近代化運動,臺灣又較中國其他地區前進一步;隨後歷經日本五十年統治,與中國已經產生不小的落差。
如以發電量來衡量一地的工業化程度和生活水準,1936年臺灣人口為中國的1.2%,其發電量卻等於全中國的23%,1945年臺灣每人平均分配的發電量為中國的50倍。就農工業產值對照來看,1932年臺灣的農工業產值比為641937年為55,而中國在1933年的比值為9.30.7,臺灣的工業化程度遠超過中國。而在1937年時,臺灣的國民所得為115美元,約占日本191美元的六成;而臺灣到國民黨統治的1950年時,仍不到115美元(至1951年才達137美元)。在平均壽命方面,1940年臺灣男子為41歲,女性為46歲;1936年日本男子平均壽命為47歲,女性為50歲;但中國到1942年時,男子平均壽命只有34歲,女子只有38歲。而學齡兒童就學率方面,1941年臺灣學齡兒童就學率為61.6%,中國為44%,1945年臺灣為80%,中國則只有61%。
而在日本統治臺灣時期,當時的中國面臨清末民初內憂外患的侵逼,建設總是趕不過戰火的破壞。反觀臺灣,除了初期局部的武裝抗日,以及最後數年捲入太平洋戰爭之外,大抵都處在和平的狀態。儘管日本在臺灣壟斷與剝削,但也為臺灣留下一些重要的建設。
1935年,日本當局舉辦了「臺灣始政四十年博覽會」。當時擔任中國福建省主席的陳儀也應邀來臺,之後在一次公開的演講中,對臺灣人民在日本統治下的進步成就表示道喜。十年後陳儀來到臺灣,竟然延續日本殖民統治的型態。

戰後中國接收官員初次來臺時,受到臺灣人熱情的歡迎。但雙方在開始相處之後,彼此的不適應便產生了。特別是臺灣歷經日本統治下所沾染的濃厚東洋氣息,使接收官員感受尤深。如走在街上,都充斥著「町」、「丁目」、「番地」等日式地名;商店老闆禮貌送客時,冒出來的是日語的「ありがとう」(謝謝);臺灣人寫的公文書,經常出現日式用詞,諸如「仰爾等軍民一生懸命」、「開催大會有志一同」等。
臺灣濃厚的日本氣息,看在剛剛打完八年抗戰、受盡「日本鬼子」欺凌的接收官眼裡,自然非常地刺眼而不自在。1946年底,新竹市政府甚至下令嚴禁市民使用日式兩齒木屐,並派員警到各製造廠禁止再製造。這種反日情結,也使許多官員批評臺灣人受了日本的「奴化」。之後行政長官公署在報告二二八事件時,也將事因歸咎於「日本奴化教育之遺毒」。
臺灣人對「奴化」的指稱自然不能心服;另一方面,臺灣人也對接收官員的一些作風與觀念,像是教員遲到、曠課、早退,民眾在公共場合不遵守秩序,及沒有公德心等習慣也難以接受。甚至有一些臺灣人比較過日本人和中國官員的行徑後,發現日本人反而比較可愛,因而開始懷念起日本時代。接收官員看到臺灣人開始懷念日本時代,開口閉口又是日語、日本歌,於是又痛斥「奴化」,臺灣人被批評後,又更加不悅,形成惡性循環。
二二八事件發生的背景
  1.心理因素︰臺人在日本體制下過了五十一年的殖民地生活,雖然養成奉公守法的精神,但是,畢竟只是日本的二等國民,因此,臺灣光復回到祖國的懷抱時,他們對祖國的期望可說相當的高,似乎都認為祖國一定會為臺人做些補償工作,或能讓他們發揮所長。但是當他們看到日夜所盼的祖國派來接收的國軍,卻是衣服殘破、軍紀敗壞,與日本軍紀齊整、服從命令,真有天淵之別。而且軍人偷竊、調戲婦女等事件層出不窮,臺人因而把國軍與日軍對比,心裡不免打了個問號。加上以後政治、經濟等各方面所發生的問題,更使臺人失望,因而轉而為輕視。故民間有「走了狗來了豬」的說法,換言之,認為祖國不

如日本遠甚,此即「今不如昔」的感嘆!此外,來臺接收的一些官吏以征服者的姿態對待臺人,而這些接收人員的行徑又是如此的令人不滿,自然更心存輕視與敵視了。
  2.制度上的缺失︰
 (1)長官公署引起臺人不滿:開羅會議決定歸還臺、澎以後,國內有不少人發表對未來臺灣治理的意見,大抵可以分為兩派,一派認為臺灣既然在日本占領下五十一年,應該有一個過渡時期,而且應採「黨政軍統一接收」,此派以陳儀為代表。另一派的為在大陸的臺人,他們主張臺灣不應與內地有別,應制定省憲或實行實驗省,實行地方自治。行政長官公署是與內地的省制大有區別的,它是集軍、政(行政)、立法、司法大權於一身,此與日本時的總督並無差別,大有把臺灣當作殖民地看待,臺人深恨之,故戲稱為「新總督府」,例如曾參與二二八事件的「二七部隊」隊長鐘逸人先生,即痛恨此制。
 (2)專賣制度:日據時期專賣制度由於行政效率和技術人才的配合,故收入占全省財政收入的48%,即使到民國34年戰事激烈,它的收入還占歲入的23%,日人把這些收入投入臺灣建設,臺人雖敢怒尚不敢言。陳儀接收臺灣後,繼續實行專賣制,此與民意相違,商人尤甚。但陳儀要實行專賣,又缺乏人才配合,而來臺接收的專賣局長又被控有舞弊情事。結果專賣局所製香菸品質很差,臺人不喜購食,因而走私香菸乃多,而賴以維生者也不少,政府無法,只好查緝,衝突因之而起。
  3.政治問題叢生︰
 (1)接收不用臺人。臺人雖然任職政府機會比以前多,但臺人至多只做到科長。省公署的一級主管無一臺人或所謂的「半山」,臺人感覺這些外省人有意排斥臺人,例如臺灣聞人林獻堂不受重用,也相當的失望。而當時臺人又相當熱衷政治,卻無法施展,其怨憤可知。加上政治的貪汙舞弊太多,因而互相激盪,產生事變。
 (2)陳儀不用臺人也就罷了,還認為「人才不足」為光復後臺灣的困難

之一,可見陳儀並沒有想用臺人之意。
 (3)此外,陳儀非但不用臺人,且要逮捕當時臺灣著名士紳如林獻堂,這種舉動當然使知識分子更為不滿。此事雖經丘念臺阻止,但臺灣知識分子以抗日多年落此結局,不免感慨萬分。
  4.經濟社會因素︰從戰後臺灣糧價一直上漲,陳儀控制無方,以至35年末、36年初,臺灣已有搶米之報導。甚至餓死街頭者,加上由南洋海島返鄉征夫找不到工作,因而形成一股反陳儀的力量。但經濟無法發展,多少又與陳儀所採取的策略有關。陳儀為了不讓大陸腐敗因素進入臺灣,因而不許大陸到臺設銀行,……結果反而使臺灣形成自我封鎖的局面。
  5.文化因素:臺灣與祖國隔離五十一年,在語言、習慣方面,與剛來臺的大陸人士不易溝通、了解,而且因臺人求好心切,事事以日本時期的治績與陳儀政府相比,更突顯陳儀及其僚屬樣樣不如日本人,因而也就輕視起來。
  6.陳儀本人問題:陳儀為當時封疆大吏中與蔣中正關係非比尋常者,且曾為福建省主席八年(民國22年至30年)之久;其第二位妻子為日人,本人曾留日,到臺灣,語言均無問題,加上個人生活自奉甚儉,如果不論當時的臺灣人或「半山」,他應當是十分理想的人選,可惜他的個性束縛了他的發展。例如陳儀的「自信心極強,獨斷獨行,在他的字典上,找不到可以解釋自己錯誤的字」。因而造成下情不能上達的情況,加上他用人侷限於其福建省主席時的人選,因而都沒有認識臺灣方面的人才,而他也過於相信其所任派的部屬,因而也常為部屬所利用。有人批評他為「偏聽而不兼聽」,其理在此。……儘管陳儀有豐富的軍政經驗,但卻不能汲取教訓,到臺灣後又不能向臺灣的領導人物請求協助臺灣的治理問題,只想把臺灣化約成為「一元化」的統治,可見他對當時臺灣及時代的認識不足,乃脫離不了其軍閥背景的限制。
  7.國內外情勢︰戰後世界各地經濟普遍不景氣,而國內又有國共衝突,因之中華民國政府乃以全力對付共產黨為目標,加上政府經濟情況惡化,因之臺灣許多問題無法獲得更大的關注。
【賴澤涵著,二二八事件與當代臺灣的發展,當代:第34期(1989年)頁8588。】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※ 沈葆楨、劉銘傳積極建說臺灣之重點比較

清代台灣涉外事件大事記

陳維英小故事(1811~186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