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國大革命之後的法國政權更迭

   
第一共和(1792.9.22-1804.5)
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推翻了波旁王朝,
1789-1791國民會議
1791-1792立法會議
1792922—1795 國民公會宣告成立
1795熱月政變後,熱月黨人所組成的督政府
1799-1804執政府時期(拿破崙為第一執政)
18045月為「法蘭西第一帝國」
第一帝國(1804.5-
1815.6)
法國拿破崙一世建立的資產階級君主制國家。18045月拿破崙稱帝,180412月加冕。18144月拿破崙第一次退位(來比錫會戰失利),後一度複位;18156月再次退位(滑鐵盧會戰失利),第一帝國告終。
波旁王朝復辟(1815-
1830)
1.於拿破崙被迫退位後,由路易十八擔任法國國王
2.1824年查理十世即位後,因國外列強壓迫與國內政治情勢緊張,發生七月革命,查理十世逃亡英國﹐波旁復辟王朝被推翻。
奧爾良王朝(1830-
1848)
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復辟王朝﹐宣布奧爾良公爵路易-腓力為國王,由於腓力堅決反對改革﹐但是國內要求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。且發生工商業危機﹐革命形勢逐漸形成。1848 222日工人們在巴黎街頭開始建築街壘。24日晨﹐群眾進攻杜伊勒里宮﹐路易-腓力被迫將王位讓與其孫巴黎伯爵後﹐逃往國外。革命臨時政府於25日晨宣告﹐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﹐七月王朝告終。
第二共和(1848-
1852.12)
1848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﹐成立臨時政府。225共和國宣布成立。直到1210日﹐路易拿破崙波拿巴(拿破崙三世)當選總統。
1849 513選舉立法議會﹐以保王派和天主教教士為核心的秩序黨獲多數席位。憲法規定總統不能直接連任﹐波拿巴要求修改憲法﹐立法議會多數反對。波拿巴於185112 2日發動政變﹐解散議會﹐建立專政體制。
185212 2宣布成立帝國﹐波拿巴被封為皇帝﹐稱拿破崙三世。第二共和國告終。
第二帝國(1852.12-
1870.9)
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於1851122發動政變。翌年114頒布憲法﹐加強總統權力﹐削弱議會的立法權。
185211 7元老院頒布法令建議恢復帝制。隨即舉行公民投票﹐絕大多數表示贊成。122宣布恢復帝國﹐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皇帝﹐稱拿破崙三世
1870 719法國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為藉口對普魯士宣戰﹐法軍戰敗﹐92拿破崙三世在色當投降。4日巴黎發生革命﹐宣布推翻帝國﹐成立共和國(第三共和)
第三共和(1870-
1940)
在第二帝國倒台和巴黎公社被鎮壓後,新的憲法法律於1875年被通過,允許建立一個以議會制度為基礎的政權。儘管成立過許多短期的政府,但第三共和國是法國社會穩定、工業化發展和專業民眾服務設施建立的標誌。
1940德國入侵法國導致其垮臺。
第四共和(1947-
1958)
1946年戴高樂辭職,他期待公眾的支持能夠讓他重新執政並推行其憲政理念。
1946年古昂Felix Gouin)擔任總統來取代他。
1946年議會提出兩個憲法草案交付公投,修改版以些微差距獲得通過。第四共和國的建制極為類似第三共和國。
第五共和(1958-現在)
1958國會授與戴高樂將軍全權,於是戴高樂利用這個機會建立了新的法國政府。
1962戴高樂將總統改為由人民直接選舉,任期為7
2002憲法修訂將7年縮短為5年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※ 沈葆楨、劉銘傳積極建說臺灣之重點比較

陳維英小故事(1811~1869)

清代台灣涉外事件大事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