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戰國的變化

1、封建的崩潰
甲、周氏東遷:(1)天子直轄土地狹小,政治、經濟實力一落千丈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)周鄭交質、繻(ㄒㄩ)葛之戰=>天子沒有地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)霸者興起,共有春秋五霸,僅齊桓公、晉文公有尊王攘夷的實力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)長江下游=>吳、越興起,中原更加衰落
乙、封建解體:(1)原因:a、貴族膨脹、爵位和土地受限,權位繼承發生
        變化  b、宗法制度鬆動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)解體:a、宗法制度變化,封建也發生變化,無法有效
運作  b、政治從血緣解放為尚賢思想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、經濟上土地私有制度形成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、戰爭型態改變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e、思想改變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)郡縣制出現:
a、 土地產生兼併
b、 戰國時代=>君主採行中央集權,中央有文武百官,地方有郡縣令長
c、 秦國實施郡縣制成功=>得以統一中國
2、工商業發達
壹.      農業發達:甲、鐵工具的廣泛使用=>鐵制農具、鐵器的廣泛使
乙、水利灌溉事業的發展: a、吳國=>邗(ㄏㄢ)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、西門豹引漳水治鄴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、秦國有都江堰
丙、牛耕的推廣和耕作技術的進步:
a、 用牛拖耕作
b、 灌溉與施肥技術
c、 討論農業生產技術的著作
貳.      工業技術進步:(1)手工業:冶鐵、冶銅、木工、漆工、陶工、煮
鹽與紡織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)煮鹽業:擄人猗(ㄧ)頓在溪河經營鹽業致富
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3)紡織業:a、黃河b、長江中上游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)冶鐵業:a、開鐵技術進步b、鼓風爐的改善
參.      商業與城市:a、大商人出現:i、春秋末期=>范蠡、子貢
 ii、戰國晚期=>呂不韋、烏氏 果(紡織)、巴寡婦清(丹砂)、郭縱(冶鐵)
3、百家爭鳴
壹.      學術發達(1.學術蘊藏豐富2.時代變動劇烈3.教育的普及4.書寫工具進步)
貳.      重要學派【《漢書藝文志》中記載:共有十家=>儒、道、墨、法、名、陰陽、縱橫、雜、農、小說】
A、  儒家=>甲、孔子a、儒家開創者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、將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易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等注釋
刪定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、據魯始作《春秋》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、《論語》由弟子追述而成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=>中心思想「仁」、主張「正名」、「立德」
、「德政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=>開私人講學之風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乙、孟子(戰國鄒人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a、主張「性善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、提倡「先義後利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、強調「民貴君輕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丙、荀子(戰國趙人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a、主張性惡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、政治上要「隆禮」、「尊君」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稷下先生、學宮、祭酒)
B、墨家:
a、     墨子(魯國人)的信徒自稱也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
b、    注重勞動,為民服務。提倡「交相利」、「非攻」、「節用」、「尚同」(鉅子)
c、 與儒家並稱顯學
C、道家與老莊思想:(1.有避世思想2.重視宇宙人生)
a、     老子:道家代表,主張「反璞歸真」、「順應自然」、「清淨無為」
b、    莊子:受老子影響,主張『齊物』、『逍遙』、至人
c、     影響:再於心靈境界、精神層次

D、  法家(1.信賞必罰2.強調刑與賞3.共有「法」、「術」、「勢」三派)
a、     重法派:(以商鞅為代表  )=>嚴刑重賞
b、    重術派:(以申不害為代表)=>君主應有駕馭臣子的手段和方法
c、     重勢派:(以慎到為代表  )=>人君集中權力、提高威望
E、 陰陽家:【以鄒(ㄗㄡ)衍為代表】=>主張『五得終始說
F、   家:【以惠施和公孫龍為代表】=>主張『辨別名實同義』
G、    家:【以許行為代表】=>主君民並耕而食
H、  縱橫家:【以蘇秦、 張儀為代表】=>謀略遊說而至卿相
I、   小說家:引用歷史典故和預言故事勸人為善
J、     家:兼有儒、墨、道、法、陰陽家的思想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※ 沈葆楨、劉銘傳積極建說臺灣之重點比較

陳維英小故事(1811~1869)

清代台灣涉外事件大事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