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周的封建制度
一、封建體制的傳承
1.商代是封建社會的前驅,西周時代是封建體制的完成時期
2.《論語.為政篇》孔子說:「殷因於夏禮,所損益可知也;周因於殷禮,所損益可知也。… 周監于二代,郁郁乎文哉。」
二、封建制度的本質
1.政治權力的層級分化,並與經濟、社會、文化等各個領域密切相關
A.以分封為基礎
a.天子授予諸侯土地、爵位,諸侯再以其土地授予卿大夫、士
b.庶人或奴隸為直接的生產者
B.配合宗法、禮樂、井田的實施
a.宗法區分大宗、小宗,確立嫡長子為法定繼承人,並以禮樂來規範貴族的行為
b.「井田制度」為封建下的經濟基礎
2.武裝殖民與軍事占領
三、人文思想昂揚
1.時間:西周初年起
2.原因:商人無旬不祀仍滅亡,故產生了「天命靡常」的觀念
3.表現:自覺到人的作為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作用,擺脫神權的支配
1.起源:
A.興起於黃河中下游的部族,早期經常遷徙
B.始祖契,助禹水有功,受封於商(河南商丘)
C.在湯建國前已有很高的文化,為夏朝的臣屬
2.成湯建國
A.疆域:以河南北部至山東西部一帶(天邑商或中商)為中心,北到河北北部,南達湖南及江西北部,西到陝西,東至海濱
B.聲威西播:《詩經.商頌殷武》:「昔有成湯,自彼氐羌,莫敢不來享,莫敢不來王。」
3.商的盛衰
A.前期:商湯至盤庚遷殷(河南安陽小屯村),共五次遷都
B.後期:盤庚遷殷至紂王亡國,共273年不再遷都
a.長期的政治環境穩定,文化發展較前期迅速
b.考古學家在殷墟發現許多甲骨文、青銅器、玉器等,都是這一時期的文化遺存,大致可見商代封建社會的發展情形
c.帝辛(紂)亡國:為人剛複自用,生活奢侈,因征伐人方(東夷)耗損國力太多,終被西方新興的周族所亡
二、商代的國家組織
1.王權日增
A.商王是最高的統治者,自稱「余一人」以顯示唯我獨尊
B.「祀」與「戎」並稱國家大事
a.祀典用的青銅禮器或兵戎配備的青銅武器,鑄造生產皆掌握在統治者手中
b.商王得以藉神道維護王權,以兵權鞏固政權
C.王位繼承:前期是「兄終弟及」為原則;後期以「父死子繼」為多,並發展出嫡庶之分,如微子啟與紂王
2.氏族制傳統
A.有制衡王權的作用:如商初伊尹逐太甲
a.王族與累世任官的氏族長無懸殊的地位差別,仍須借助氏族長之力以治理國家
b.主要官職,都由氏族長世代出任
c.軍隊多由具有血緣關係的氏族組成,稱為「族」-氏族識別標誌的旗幟,與配備的弓箭武器
B.反映出統治權力的層級分化,也象徵商代的政治體制,蘊含濃厚的封建制色彩
3.初步的封建
A.諸侯等級:侯、伯、子、男
B.土地分封
a.商王直屬本土為「天邑商」,以外地區則設侯、伯等官治理
b.侯、伯等統治者,以氏族所在的都邑為中心,管轄鄰近四境
C.諸侯義務:奉命出征、守邊、納貢、服役
三、商代的社會結構:階級社會
1.貴族:
A.生活奢華;不事生產,田獵只是娛樂健身活動
B.從隨葬器物的精粗多寡,顯示貴族之間的層級分化
2.庶人:
A.為商代農業生產力與軍事戰鬥力的主體
B.住半地穴式的房屋,使用灰陶,過簡陋的生活
3.奴隸:
A.主要來源-戰爭的俘虜
B.從事各種勞役,也經常成為祭祀的犧牲或殉葬之用
四、商代的經濟活動
1.農業
A.商王視為重要「王事」
a.經常命令國人集體協力耕作,並親自決定各地種植的農作物
b.定期(正月)率領官員親耕藉田(籍田),以示勸勉農事
(1)舉行祭禮,以祈求豐收
(2)進行破土典禮,以勸勉農事
c.時常為農事卜年、求雨
B.土地屬貴族所有,可能已有公、私田之分;小人除耕種私田外,尚須耕種公田,以勞役代替地租
C.農業發達
a.原因:(1)以政治系統來指揮、動員、勸勉農事
(2)曆法進步,使耕作得以有效配合天時
b.農作物有黍、麥、稷、稻等,耕作以人力為主,農田有一定的規劃
c.殷人好酒,以黑黍釀酒 →反映了農業的發達
2.畜牧業:產量極可觀,從繁密的宗教祭典所使用的犧牲可以看出
3.商業
A.有許多外來物品出土 →與周圍民族有貿易或納貢輸誠的宗藩關係
B.以海貝為主要的貨幣
五、商代的文化
1.宗教信仰
A.畏天敬祖,無神不祭、無旬不祀,定時獻祭,奉祀唯謹
B.商王經常以龜甲獸骨占卜諸事吉凶
C.祀典中配以舞蹈及音樂,從出土的編鐃知已有五音,開中國制禮作樂傳統的端緒
2.天文曆法
A.天文-有日蝕和月蝕的紀錄,並已能認識木星、火星等行星
B.曆法-a.以365又1/4日為一年,稱「一祀」;每年分十二個月,大月30天,小月29天
b.使用閏月,前期置於年終稱「十三月」,晚期已有隨時插置閏月的現象
c.以天干地支相配記日,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
3.藝術成就
A.裝飾藝術,包括幾何紋、動物紋等,成為中國傳統裝飾藝術的表徵
B.造型藝術的作品,足以反映商代藝人的專業素養與藝術精神
4.文字
A.種類:金文(青銅器)、甲骨文(龜甲獸骨)
B.甲骨文
a.多占卜的紀錄,亦稱「卜辭」,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文字
b.非草創文字:(1)已漸脫離原始圖畫,進步到線條化和符號化
(2)「六書」具備,象形字最多並有許多形聲字
c.以刀契刻者為多,也有用硃墨寫成 →毛筆已發明
d.為後世文字的發展確定了方向,在整個漢字演進史上,居於承先啟後的地位
1.封建制度為周初建國的首要工作
A.第一次:武王克殷後,以鎬京為中心分封
B.第二次:周公東征後,東都雒邑成為第二個中心,範圍擴至黃河下游及淮水流域一帶
C.分封對象:a.姬姓之國-封疆建藩,屏障王室,如周公封於魯、召公封於燕
b.姻親功臣之國-獎賞功臣,如姜子牙封於齊
c.古聖先王後裔之國-承認其舊勢力,如堯之後於薊、舜之後於陳、禹之後於杞
d.殷人後裔之國-安撫殷宗室,如武庚、微子啟之於宋
2.階級嚴明的社會
A.統治階層:天子(王畿)→諸侯(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;封國)→卿大夫(采邑)→士(不能世襲的食田或俸祿)
a.諸侯與卿大夫:享世襲繼承的爵位,擁有土地權與統治權
b.士:受文武合一的教育,以打仗為主要任務
B.平民:
a.多為身分職業世襲的農民,土地為貴族所有,農民有供奉粟米、布縷及力役的義務
b.少數為貴族蓄養的工商業者,稱為「工商食官」
C.奴隸:
a.主要來源是戰爭的俘虜或犯罪的平民
b.平民與奴隸是勞動生產的主力
3.封建的維護:禮樂與征伐
A.以武裝殖民手段作強制性的統治,並以制禮作樂方式維護長治久安的地位
B.華夏領域內的諸侯,都由周天子所分封或承認;轄下的社會各階級,也都納入禮樂宗法及井田制度的規範下
C.逐漸凝聚成華夏的國家意識,同時也創造了封建的歷史傳統
二、禮樂制度(社會)
1.起源:因襲並損益殷商時代的宗教祭祀儀式,相傳周公制禮作樂
2.內容:極富人文精神,綜括一切政治關係與社會生活,包含了典章制度和各種典禮儀式
3.特色:
A.從軍國大事到日常生活,無所不包
B.貴族必須依其身分用禮,不得僭越
4.五禮:中國古代禮學的根本
A.吉禮:對天神、地祇、人鬼的祭祀典禮,自天子至庶人,等級分明
a.祭天的「郊祭」,是天子專屬特權,諸侯不得僭越
b.天子可祭九州名山大川,諸侯僅能祭國境內的山川
c.祖先宗廟之祭:天子七廟、諸侯五廟、大夫三廟、士人一廟,庶人無廟,只能進行家祭
B.凶禮:指葬禮,殯葬服喪及陪葬品依身分地位而有等差,貴賤異制
a.天子死稱崩,諸侯稱薨,大夫稱卒,士稱不祿,庶人稱死
b.五服:斬衰、齊衰、大功、小功、緦麻
C.軍禮:有關軍事的各種儀式,如誓師禮、凱旋禮等
D.賓禮:接待賓客之禮,尤指天子與諸侯間的諸禮
a.巡狩:天子巡行視察諸國侯
b.朝覲:諸侯定期進見天子之禮
c.聘問:諸侯彼此間互派卿大夫出使對方之禮
d.盟會:天子會合諸侯,有事則會,不協則盟
e.慶弔:天子與諸侯或諸侯之間,凡有喜慶或喪患,則遣使慶弔
E.嘉禮:泛指人際關係中的各種禮俗,包括飲食之禮、婚冠之禮等,依身分等級而不同
5.輔以樂舞
A.冊命禮上,配以文舞(管樂及鳥羽)或武舞(盾及斧)
B.名位不同,樂舞內容隨禮儀種類而定;天子舞八佾、諸侯舞六佾、大夫舞四佾、士舞二佾
C.制禮與作樂,一體兩面,都有維護身分等級的積極意義
6.作用:立國的根本,政教之大法
A.確立名實相符的政治倫理
a.朝覲之禮:辨明君臣大義
b.聘問之禮:敦睦諸侯邦交
c.盟會及慶弔之禮:促進天子與諸侯間的關係
B.建立安分守己的人事紀律
a.葬禮的服喪制度:慎終追遠,顯揚人倫孝道
b.婚禮的繁文縟節:(1) 維護婚姻神聖與社會秩序
(2)同姓不婚、異姓聯姻的規定,有助於民族的融合
C.禮治 →使上下有序,尊卑有別;人人各就本位,各盡其分
D.華夏民族益趨融合,國家意識日益凝聚
三、宗法制度(倫理血緣)
1.字面含義:
A.宗:本指祭祀祖先的廟,參與同一宗廟祭祖的親屬員即為宗族
B.宗法:分別宗族成員身分的方法
2.主要特徵
A.嫡長子繼承制
a.從天子到卿大夫,嫡長子是法定的繼承人,早死則由其餘諸子依序繼承
b.在宗族上,天子與同姓諸侯間,維持著嫡長子與其餘諸子間的血緣關係
c.《春秋.公羊傳》:「立子以貴不以長,立嫡以長不以賢。」
d.王國維《殷周制度論》:「任天者定,任人者爭,定之於天,爭乃不生。」
B.大宗、小宗的分別
a.大宗、小宗是相對的關係
(1)天子以嫡長子(宗子)繼承姬姓始祖的一系,是為大宗;其餘諸子(庶子或支子)分封為諸侯,是為小宗
(2)諸侯封國之內是始祖,由嫡長子一脈相承,是為大宗;其餘諸子分封為卿大夫,是為小宗
(3)卿大夫以下,照例推衍,次序井然
b.大宗百世不遷,是世世代代凝聚宗族親誼的中心
c.小宗因繁衍不絕,故五世而遷(自立一家),不再是親族成員
3.強調「尊祖敬宗」
A.藉宗廟祭典凝聚宗族,確立尊卑倫理
a.宗子才有資格祭祀宗廟裏的列祖列宗,支子沒有祭祀資格;防止僭越
b.只有宗子才有主祭祖先的特權,然人人都須「尊祖」,卻沒有祭祀資格,故而人人都須敬重有資格祭祀始祖的宗子
B.以「家」為核心,漸次擴大到「國」、「天下」的同心圓結構,形成宗法組織與政治系統的緊密結合
a.眾小宗各率其家人以尊大宗,大宗又率眾小宗以奉國君,同姓之國又相尊重,稱為宗國
b.天子以天下之大宗,集尊王、敬宗、聚族之用於一身
4.作用:區別了尊卑貴賤的身分,也抑制了許多爭執,有助於鞏固封建制度
四、井田制度(經濟)
1.目的:奠定封建制度的經濟基礎
A.周人的東進運動,實行武裝的殖民政策,並行封建式的授土授民制度
B.各級封君都成為世襲的統治者兼地主
a.《詩經.小雅》:「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,率土之濱,莫非王臣」;名義上所有土地都屬於周天子
b.土地為貴族所有,農民僅有土地的使用權
2.方法:以八家農戶為單位而集體配授農地
A.將土地畫為井字形的九個單位,每單位百畝,中間為公田,周圍是私田
B.私田收穫屬農民,並須繳納十畝田的生產為田租;公田由八家義務耕種,收穫全歸貴族
C.《孟子》:「方里而井,井九百畝;其中為公田,八家皆私百畝,同養公田。公事畢,然後敢治私事」
3.沒有私人兼併土地的問題
A.貴族亦不得隨意買賣或轉讓,故是「田里不鬻」
B.西周中期後,已有土地交換轉讓的現象,顯示封建制度的基礎已開始鬆動
4.井田制度的討論
A.是否曾實施?
a.反對:(1) 戰國前並沒有記載,西周銅器的銘文也沒有發現
(2) 孟子為了鼓吹「仁政」所提出來的
b.贊成:(1) 戰國時代去西周已遠,井田制廢棄已久,但仍保留了共同的記憶
(2)《史記》記載商鞅在秦國變法,曾「廢井田,開阡陌」,可見井田制度到戰國時代仍殘存著
c.應確有其事
(1) 先秦文獻記載可資證明:《周禮》、《周易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司馬法》、《春秋.榖梁傳》等,都有井田的記載
(2) 甲骨文中有些田字成井字形,可能在殷商時代已有井田式的農地畫分
(3) 井字又引申為「有條理」,表示井田制度並非少數人的理想,是長期實施後約定俗成的引申義
B.沿襲商法:a.周天子定期舉行藉田禮
b.農民在公田上大規模從事集體農作
C.穩定社會秩序:孟子嚮往的「守望相助,疾病相扶持」的集體耕作生活,為儒家理想的土地制度
1.商代是封建社會的前驅,西周時代是封建體制的完成時期
2.《論語.為政篇》孔子說:「殷因於夏禮,所損益可知也;周因於殷禮,所損益可知也。… 周監于二代,郁郁乎文哉。」
二、封建制度的本質
1.政治權力的層級分化,並與經濟、社會、文化等各個領域密切相關
A.以分封為基礎
a.天子授予諸侯土地、爵位,諸侯再以其土地授予卿大夫、士
b.庶人或奴隸為直接的生產者
B.配合宗法、禮樂、井田的實施
a.宗法區分大宗、小宗,確立嫡長子為法定繼承人,並以禮樂來規範貴族的行為
b.「井田制度」為封建下的經濟基礎
2.武裝殖民與軍事占領
三、人文思想昂揚
1.時間:西周初年起
2.原因:商人無旬不祀仍滅亡,故產生了「天命靡常」的觀念
3.表現:自覺到人的作為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作用,擺脫神權的支配
第一節 封建體制的形成背景
一、殷商的封建背景1.起源:
A.興起於黃河中下游的部族,早期經常遷徙
B.始祖契,助禹水有功,受封於商(河南商丘)
C.在湯建國前已有很高的文化,為夏朝的臣屬
2.成湯建國
A.疆域:以河南北部至山東西部一帶(天邑商或中商)為中心,北到河北北部,南達湖南及江西北部,西到陝西,東至海濱
B.聲威西播:《詩經.商頌殷武》:「昔有成湯,自彼氐羌,莫敢不來享,莫敢不來王。」
3.商的盛衰
A.前期:商湯至盤庚遷殷(河南安陽小屯村),共五次遷都
B.後期:盤庚遷殷至紂王亡國,共273年不再遷都
a.長期的政治環境穩定,文化發展較前期迅速
b.考古學家在殷墟發現許多甲骨文、青銅器、玉器等,都是這一時期的文化遺存,大致可見商代封建社會的發展情形
c.帝辛(紂)亡國:為人剛複自用,生活奢侈,因征伐人方(東夷)耗損國力太多,終被西方新興的周族所亡
二、商代的國家組織
1.王權日增
A.商王是最高的統治者,自稱「余一人」以顯示唯我獨尊
B.「祀」與「戎」並稱國家大事
a.祀典用的青銅禮器或兵戎配備的青銅武器,鑄造生產皆掌握在統治者手中
b.商王得以藉神道維護王權,以兵權鞏固政權
C.王位繼承:前期是「兄終弟及」為原則;後期以「父死子繼」為多,並發展出嫡庶之分,如微子啟與紂王
2.氏族制傳統
A.有制衡王權的作用:如商初伊尹逐太甲
a.王族與累世任官的氏族長無懸殊的地位差別,仍須借助氏族長之力以治理國家
b.主要官職,都由氏族長世代出任
c.軍隊多由具有血緣關係的氏族組成,稱為「族」-氏族識別標誌的旗幟,與配備的弓箭武器
B.反映出統治權力的層級分化,也象徵商代的政治體制,蘊含濃厚的封建制色彩
3.初步的封建
A.諸侯等級:侯、伯、子、男
B.土地分封
a.商王直屬本土為「天邑商」,以外地區則設侯、伯等官治理
b.侯、伯等統治者,以氏族所在的都邑為中心,管轄鄰近四境
C.諸侯義務:奉命出征、守邊、納貢、服役
三、商代的社會結構:階級社會
1.貴族:
A.生活奢華;不事生產,田獵只是娛樂健身活動
B.從隨葬器物的精粗多寡,顯示貴族之間的層級分化
2.庶人:
A.為商代農業生產力與軍事戰鬥力的主體
B.住半地穴式的房屋,使用灰陶,過簡陋的生活
3.奴隸:
A.主要來源-戰爭的俘虜
B.從事各種勞役,也經常成為祭祀的犧牲或殉葬之用
四、商代的經濟活動
1.農業
A.商王視為重要「王事」
a.經常命令國人集體協力耕作,並親自決定各地種植的農作物
b.定期(正月)率領官員親耕藉田(籍田),以示勸勉農事
(1)舉行祭禮,以祈求豐收
(2)進行破土典禮,以勸勉農事
c.時常為農事卜年、求雨
B.土地屬貴族所有,可能已有公、私田之分;小人除耕種私田外,尚須耕種公田,以勞役代替地租
C.農業發達
a.原因:(1)以政治系統來指揮、動員、勸勉農事
(2)曆法進步,使耕作得以有效配合天時
b.農作物有黍、麥、稷、稻等,耕作以人力為主,農田有一定的規劃
c.殷人好酒,以黑黍釀酒 →反映了農業的發達
2.畜牧業:產量極可觀,從繁密的宗教祭典所使用的犧牲可以看出
3.商業
A.有許多外來物品出土 →與周圍民族有貿易或納貢輸誠的宗藩關係
B.以海貝為主要的貨幣
五、商代的文化
1.宗教信仰
A.畏天敬祖,無神不祭、無旬不祀,定時獻祭,奉祀唯謹
B.商王經常以龜甲獸骨占卜諸事吉凶
C.祀典中配以舞蹈及音樂,從出土的編鐃知已有五音,開中國制禮作樂傳統的端緒
2.天文曆法
A.天文-有日蝕和月蝕的紀錄,並已能認識木星、火星等行星
B.曆法-a.以365又1/4日為一年,稱「一祀」;每年分十二個月,大月30天,小月29天
b.使用閏月,前期置於年終稱「十三月」,晚期已有隨時插置閏月的現象
c.以天干地支相配記日,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
3.藝術成就
A.裝飾藝術,包括幾何紋、動物紋等,成為中國傳統裝飾藝術的表徵
B.造型藝術的作品,足以反映商代藝人的專業素養與藝術精神
4.文字
A.種類:金文(青銅器)、甲骨文(龜甲獸骨)
B.甲骨文
a.多占卜的紀錄,亦稱「卜辭」,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文字
b.非草創文字:(1)已漸脫離原始圖畫,進步到線條化和符號化
(2)「六書」具備,象形字最多並有許多形聲字
c.以刀契刻者為多,也有用硃墨寫成 →毛筆已發明
d.為後世文字的發展確定了方向,在整個漢字演進史上,居於承先啟後的地位
第二節 禮樂宗法與井田制度
一、西周封建社會的形成(政治)1.封建制度為周初建國的首要工作
A.第一次:武王克殷後,以鎬京為中心分封
B.第二次:周公東征後,東都雒邑成為第二個中心,範圍擴至黃河下游及淮水流域一帶
C.分封對象:a.姬姓之國-封疆建藩,屏障王室,如周公封於魯、召公封於燕
b.姻親功臣之國-獎賞功臣,如姜子牙封於齊
c.古聖先王後裔之國-承認其舊勢力,如堯之後於薊、舜之後於陳、禹之後於杞
d.殷人後裔之國-安撫殷宗室,如武庚、微子啟之於宋
2.階級嚴明的社會
A.統治階層:天子(王畿)→諸侯(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;封國)→卿大夫(采邑)→士(不能世襲的食田或俸祿)
a.諸侯與卿大夫:享世襲繼承的爵位,擁有土地權與統治權
b.士:受文武合一的教育,以打仗為主要任務
B.平民:
a.多為身分職業世襲的農民,土地為貴族所有,農民有供奉粟米、布縷及力役的義務
b.少數為貴族蓄養的工商業者,稱為「工商食官」
C.奴隸:
a.主要來源是戰爭的俘虜或犯罪的平民
b.平民與奴隸是勞動生產的主力
3.封建的維護:禮樂與征伐
A.以武裝殖民手段作強制性的統治,並以制禮作樂方式維護長治久安的地位
B.華夏領域內的諸侯,都由周天子所分封或承認;轄下的社會各階級,也都納入禮樂宗法及井田制度的規範下
C.逐漸凝聚成華夏的國家意識,同時也創造了封建的歷史傳統
二、禮樂制度(社會)
1.起源:因襲並損益殷商時代的宗教祭祀儀式,相傳周公制禮作樂
2.內容:極富人文精神,綜括一切政治關係與社會生活,包含了典章制度和各種典禮儀式
3.特色:
A.從軍國大事到日常生活,無所不包
B.貴族必須依其身分用禮,不得僭越
4.五禮:中國古代禮學的根本
A.吉禮:對天神、地祇、人鬼的祭祀典禮,自天子至庶人,等級分明
a.祭天的「郊祭」,是天子專屬特權,諸侯不得僭越
b.天子可祭九州名山大川,諸侯僅能祭國境內的山川
c.祖先宗廟之祭:天子七廟、諸侯五廟、大夫三廟、士人一廟,庶人無廟,只能進行家祭
B.凶禮:指葬禮,殯葬服喪及陪葬品依身分地位而有等差,貴賤異制
a.天子死稱崩,諸侯稱薨,大夫稱卒,士稱不祿,庶人稱死
b.五服:斬衰、齊衰、大功、小功、緦麻
C.軍禮:有關軍事的各種儀式,如誓師禮、凱旋禮等
D.賓禮:接待賓客之禮,尤指天子與諸侯間的諸禮
a.巡狩:天子巡行視察諸國侯
b.朝覲:諸侯定期進見天子之禮
c.聘問:諸侯彼此間互派卿大夫出使對方之禮
d.盟會:天子會合諸侯,有事則會,不協則盟
e.慶弔:天子與諸侯或諸侯之間,凡有喜慶或喪患,則遣使慶弔
E.嘉禮:泛指人際關係中的各種禮俗,包括飲食之禮、婚冠之禮等,依身分等級而不同
5.輔以樂舞
A.冊命禮上,配以文舞(管樂及鳥羽)或武舞(盾及斧)
B.名位不同,樂舞內容隨禮儀種類而定;天子舞八佾、諸侯舞六佾、大夫舞四佾、士舞二佾
C.制禮與作樂,一體兩面,都有維護身分等級的積極意義
6.作用:立國的根本,政教之大法
A.確立名實相符的政治倫理
a.朝覲之禮:辨明君臣大義
b.聘問之禮:敦睦諸侯邦交
c.盟會及慶弔之禮:促進天子與諸侯間的關係
B.建立安分守己的人事紀律
a.葬禮的服喪制度:慎終追遠,顯揚人倫孝道
b.婚禮的繁文縟節:(1) 維護婚姻神聖與社會秩序
(2)同姓不婚、異姓聯姻的規定,有助於民族的融合
C.禮治 →使上下有序,尊卑有別;人人各就本位,各盡其分
D.華夏民族益趨融合,國家意識日益凝聚
三、宗法制度(倫理血緣)
1.字面含義:
A.宗:本指祭祀祖先的廟,參與同一宗廟祭祖的親屬員即為宗族
B.宗法:分別宗族成員身分的方法
2.主要特徵
A.嫡長子繼承制
a.從天子到卿大夫,嫡長子是法定的繼承人,早死則由其餘諸子依序繼承
b.在宗族上,天子與同姓諸侯間,維持著嫡長子與其餘諸子間的血緣關係
c.《春秋.公羊傳》:「立子以貴不以長,立嫡以長不以賢。」
d.王國維《殷周制度論》:「任天者定,任人者爭,定之於天,爭乃不生。」
B.大宗、小宗的分別
a.大宗、小宗是相對的關係
(1)天子以嫡長子(宗子)繼承姬姓始祖的一系,是為大宗;其餘諸子(庶子或支子)分封為諸侯,是為小宗
(2)諸侯封國之內是始祖,由嫡長子一脈相承,是為大宗;其餘諸子分封為卿大夫,是為小宗
(3)卿大夫以下,照例推衍,次序井然
b.大宗百世不遷,是世世代代凝聚宗族親誼的中心
c.小宗因繁衍不絕,故五世而遷(自立一家),不再是親族成員
3.強調「尊祖敬宗」
A.藉宗廟祭典凝聚宗族,確立尊卑倫理
a.宗子才有資格祭祀宗廟裏的列祖列宗,支子沒有祭祀資格;防止僭越
b.只有宗子才有主祭祖先的特權,然人人都須「尊祖」,卻沒有祭祀資格,故而人人都須敬重有資格祭祀始祖的宗子
B.以「家」為核心,漸次擴大到「國」、「天下」的同心圓結構,形成宗法組織與政治系統的緊密結合
a.眾小宗各率其家人以尊大宗,大宗又率眾小宗以奉國君,同姓之國又相尊重,稱為宗國
b.天子以天下之大宗,集尊王、敬宗、聚族之用於一身
4.作用:區別了尊卑貴賤的身分,也抑制了許多爭執,有助於鞏固封建制度
四、井田制度(經濟)
1.目的:奠定封建制度的經濟基礎
A.周人的東進運動,實行武裝的殖民政策,並行封建式的授土授民制度
B.各級封君都成為世襲的統治者兼地主
a.《詩經.小雅》:「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,率土之濱,莫非王臣」;名義上所有土地都屬於周天子
b.土地為貴族所有,農民僅有土地的使用權
2.方法:以八家農戶為單位而集體配授農地
A.將土地畫為井字形的九個單位,每單位百畝,中間為公田,周圍是私田
B.私田收穫屬農民,並須繳納十畝田的生產為田租;公田由八家義務耕種,收穫全歸貴族
C.《孟子》:「方里而井,井九百畝;其中為公田,八家皆私百畝,同養公田。公事畢,然後敢治私事」
3.沒有私人兼併土地的問題
A.貴族亦不得隨意買賣或轉讓,故是「田里不鬻」
B.西周中期後,已有土地交換轉讓的現象,顯示封建制度的基礎已開始鬆動
4.井田制度的討論
A.是否曾實施?
a.反對:(1) 戰國前並沒有記載,西周銅器的銘文也沒有發現
(2) 孟子為了鼓吹「仁政」所提出來的
b.贊成:(1) 戰國時代去西周已遠,井田制廢棄已久,但仍保留了共同的記憶
(2)《史記》記載商鞅在秦國變法,曾「廢井田,開阡陌」,可見井田制度到戰國時代仍殘存著
c.應確有其事
(1) 先秦文獻記載可資證明:《周禮》、《周易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司馬法》、《春秋.榖梁傳》等,都有井田的記載
(2) 甲骨文中有些田字成井字形,可能在殷商時代已有井田式的農地畫分
(3) 井字又引申為「有條理」,表示井田制度並非少數人的理想,是長期實施後約定俗成的引申義
B.沿襲商法:a.周天子定期舉行藉田禮
b.農民在公田上大規模從事集體農作
C.穩定社會秩序:孟子嚮往的「守望相助,疾病相扶持」的集體耕作生活,為儒家理想的土地制度
留言
張貼留言